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通知要求,通过各地区、各部门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层层把关和组织考察、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等,并经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及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确定我省孙万红等6名退役军人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推荐对象、西宁市城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推荐对象、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更尕成林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推荐对象。
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接受监督,现将评选条件、推荐对象(含递补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6月24日至28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面谈等形式,向我们反映推荐对象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问题(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以便核实。如不存在影响推荐的问题,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推荐。
受理部门:省评选推荐工作专班办公室(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和表彰奖励处)
受理电话:0971-6104235、8258205
电子邮箱:345567764@qq.com
通信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9号
邮政编码:810008
附件:1.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及
个人评选条件
2.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省评选推荐工作专班
2024年6月24日
附件一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
单位及个人评选条件
一、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评选条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品德优良、诚信友善,密切联系群众,在当地有较高声誉和良好社会影响,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无违法违纪问题。在符合上述要求基础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作为推荐对象。
1.传承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事迹突出。
2.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在本职岗位作出突出成绩,成为所在行业系统的标杆典范。
3.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抢险救灾、传承红色基因等领域发挥了模范作用,成为退役军人学习的先进榜样。
4.关心支持参与退役军人工作,热心服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困难帮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一定贡献。
5.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二、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评选条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领导,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近5年本单位未发生违法违纪等问题。在符合上述要求基础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作为推荐对象。
1.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行动坚决、措施有力、效果突出,坚持“两个服务”方针,有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2.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各项建设走在前列,充分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退役军人工作相关单位(部门)新形象。
3.模范落实国家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政策规定,出色完成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优待抚恤、褒扬纪念、荣誉激励等各项工作任务,积极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立足实际探索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规律机制、创造性开展工作,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4.注重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积极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使退役军人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持续激励退役军人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5.积极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聚焦部队所急、官兵所盼、打仗所需,积极为部队减压卸负,为官兵排忧解难,为服务部队练兵备战作出积极贡献。
6.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三、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评选条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政治立场坚定,对党绝对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行操守,清正廉洁,作风优良,无违法违纪等问题,得到干部群众、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认可。在符合上述要求基础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作为推荐对象。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热爱退役军人工作,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热心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解难题、办好事,在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激励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方面贡献突出。
2.政策精通、业务精湛,勤政务实、敢于担当,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带头执行国家关于退役军人的政策规定,工作成绩突出。
3.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在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4.长期扎根艰苦边远地区或基层一线,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5.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附件2
我省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一、正式推荐对象
(一)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正式推荐对象(6名)
1.孙万红,男,汉族,1977年8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2019年7月退役,现为青海砺剑文化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青海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青海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主任。2020年1月路遇西宁市城中区长城医院门口公交车站路面塌陷,奋不顾身解救3名被困群众。2020年发动身边战友成立青海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先后参加果洛抗震救灾和大通泥石流救灾行动,积极参与西宁地区疫情防控、驻地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2021年申请加入省“高原老兵宣讲队”,用兵言兵语、真情真理广泛开展宣讲活动160余场次,受众人数约16000人,被49所中小学聘请为校外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500场次。资助困难儿童17名并帮助6人考上大学,自筹资金71万,帮助8户双癌家庭、26户困难家庭共渡难关。先后被评为“全国第八届道德模范”“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全省优秀退役军人”“青海省第四届道德模范”“西宁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2.叶金俄日,男,蒙古族,1972年6月出生,1990年3月入伍,1993年11月退役,现为海北州祁连县农牧水利科技局巡河员。2006年,退伍后的叶金俄日应聘政府公益性岗位来到祁连县黑河源头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工程管护站工作,为方便照顾家庭,妻子东木措也随他而来,从此,黑河源头流域多了一座夫妻管护站。管护站周围人迹罕至,条件艰苦,但是叶金俄日夫妻俩以管护站为家,一干就是18个年。管护站方圆200多平方公里,10个巡查点50多条支流,都是叶金俄日夫妇俩管护的范围,最远的地方离管护站站所大约有70公里,最近的也有20多公里,平时只要不下雨,夫妻俩每天七八点就骑着摩托车出发巡护,经常到晚上才能回来,午饭就靠带点干粮充饥。叶金俄日夫妻俩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常年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黑河源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作出了重大贡献。个人先后被评为青海省河湖长“先进个人”、全国最美“河湖卫士”和“海北州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青海榜样”称号。
3.泽珍达日杰,男,藏族,1962年9月出生,1977年11月入伍,1981年11月退役,现为果洛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兼任全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1981年,在部队从事卫生员工作的泽珍达日杰退伍后,坚定选择留在牧区,为当地牧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从医以来,泽珍达日杰赡养孤寡老人数十名,资助牧区贫困大学生十余名,接诊患者超过50万人次,进行义务巡诊行程近30万公里,为牧区群众捐赠医药物资价值超过20万元。2002年8月,泽珍达日杰退休后拿出家中仅有的12万元积蓄,创办了果洛州首家民办藏医专科学校——果洛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办学22年以来,他以传承藏医药学为己任,为2000余名来自青海省及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贫困孤残青少年提供了免费就学的机会,培养出中职藏医药学专业技术人员950余人,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4000多人次,学校党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果洛州“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12月被省委组织部、青海省“两新”工委确立为“青海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个人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4.颜章东,男,汉族,1970年10月出生,1989年3月入伍,1991年12月退役,现为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青海卓扎滩原生态景区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把原本是一个打工难、行路难、环境差、卫生差等众多问题缠身的落后贫困村打造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样板村。带领村干部将砂石厂占用的村集体土地收回,建设生态景区用于发展乡村旅游。截至目前,卓扎滩生态景区接待游客突破25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780.59万元、旅游综合收入7200万元、吸纳村民岗位性就业65个、经营性就业10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景区参与率达到100%,村集体经济分红共计436万元。个人先后被评为青海省“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昆仑英才·乡村振兴人才”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领军人才和“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
5.晁沐,男,汉族,1970年10月出生,1987年9月入伍,1991年10月退役,现为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党支部副书记、青海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由晁沐创立的青海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自2011成立以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树莓大面积推广种植,截至目前已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建成高原树莓标准化生产基地6500亩,通过土地流转,当地及周边农户实现了就近就业,招收闲置劳力(特别是当地残障人士、妇女)400余户、1300余人前来就业,带动当地农户户均增收0.8万元。晁沐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捐赠活动。2003年捐助湟源县申中乡贫困学生10名,每名20000元。2007年金秋助学捐款18000元。2010年支援玉树、湟源地方及抗洪救灾捐款共计23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捐助22000元。2024年向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循化县因地震导致受灾严重的地区捐款5000元。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新时代中国树莓产业杰出贡献人物”“全省优秀退役军人”。
6.张国强,男,汉族,1976年2月出生,1993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退役,现为青海军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青海军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职人员中退役军人及军属占比超过60%,形成了以退役军人为基础骨干力量的信誉企业,一直致力于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优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环境。2021年自筹资金近200万元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保障基地,后经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考察,被授予“青海省(西宁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基地成立以来,已孵化企业28家,毕业出孵12家,吸纳创业人数73人,直接带动就业186人,提供就业及关联岗位300余个,公司也因此于202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退役军人光荣榜企业”。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张国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向贫困儿童、弱势群体捐款达25万余元。先后两次花费近16万元为老红军、老战士、优秀退役军人开展“守初心、迎八一”主题党日活动。在新冠疫情期间,投入2万余元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个人先后被评为第四届青海诚信建设优秀企业家、“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个人”,2022年12月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光荣榜”。
(二)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正式推荐对象(1个)
西宁市城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下辖正科级行政单位,现有工作人员7名,主要承担辖区内退役军人权益维护、教育培训、移交安置、优待抚恤等工作。西宁市城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工作要求,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从“有”到“优”转变,不断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0年西宁市城东区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区”。自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优抚资金2.26亿元,有效维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组建20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基层社会治理、应急救援、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场地、创业指导等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孵化企业38家,230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开展“四进军营”等系列双拥共建活动50余次,解决687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1名军属随调。在全省率先推出退役士兵退役报到、预备役登记、社保关系转接等7项高频事项线上“一站式”办理服务,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此项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西宁市区率先公布第一批共7大类120项优待目录,为18家企业“双拥共建单位”揭牌,有效推进了社会化拥军优抚工作。
(三)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正式推荐对象(1名)
更尕成林,男,藏族,1985年5月出生,自2019年5月至今一直从事退役军人工作,现为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2019年5月青海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成立之初,他自觉站位全省大局,把搭起架子、明确职责、建章立制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用最短的时间熟悉情况、学懂政策,研究制定《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规范建设与运行工作细则》《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指南》,制定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五有”全覆盖的有关文件,实现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从“无”到“有”转变。为切实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他不论严寒酷暑,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五年来累计行程4万余公里,覆盖全省45个区县。在他的带领下,全省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全面推行“三有、五心、七情、九清楚”工作模式。他推动全省先后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166支,引领退役军人参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红色教育、疫情防控和抢险救援等组织活动26000人次。指导建立覆盖城乡的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96个,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2832件,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退役军人中蔚然成风。
二、递补推荐对象
(一)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递补推荐对象(1名)
金美旦巴,男,藏族,1952年6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1974年1月退役,现为玉树州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结古总支第二支部副书记、高级兽医师。从部队退役后,金美旦巴在玉树州称多县兽医站工作,2013年退休。退休后,他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一方面为州委老干部局工作发挥余热,一方面把精力转移到了动物防疫的宣传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作为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退休老党员,金美旦巴既是“三江卫士”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也是玉树州委老干部局结古总支第二支部副书记,利用在部队服役时学到的知识,免费为牧民的家畜看病治病,救助野生动物。累计培养了1200余名牧民防疫员和600余名民间兽医,退休后每年跟工作组到联点村开展宣传工作。他把保护生态环境是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有时间,就到人流量比较大的扎曲河捡拾白色垃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生态报国,绿色感恩”理念。个人先后被玉树州委、玉树州政府评为“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被农业部、科技部评为“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
(二)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递补推荐对象(1个)
海东市乐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下辖正科级行政单位,现有工作人员7名,主要承担辖区内退役军人权益维护、教育培训、移交安置、优待抚恤等工作。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重大要求,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基本构建。2019年以来对31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2名军休干部进行了妥善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均按《安置条例》要求,安排到央企、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按月发放了待安置期间生活费,社保、医保接续工作衔接顺畅。通过举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班,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平台。依托微信群、QQ群、短信等,采取转发、群发,点对点推送等方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共发布100余次招聘信息,举办招聘会18场,为150名取得驾驶证的退役士兵及时发放了技能培训费。常态化开展送立功喜报、走访慰问立功受奖军人家属活动,挂牌成立乐都区首家“军人驿站”,在车站、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设置依法优先的服务标志。
(三)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递补推荐对象(1名)
侯文娟,女,汉族,1977年10月出生,2013年5月至今从事退役军人工作,现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军休服务管理处四级调研员。该同志自2013年从事自主择业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以来,负责全省退役金调整6次,每次数亿资金的调整,她总是手工总结测算公式,用系统测算+手工测算的方式,3次发现全国数据系统漏洞并上报国家,为全国退役金正确调整发放发挥了青海力量,也成为了青海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12年来,她审核接收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3785人,审核监督发放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99亿元,监督落实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各项福利待遇13亿元,发放抚恤金、丧葬费3500万元,指导服务保障全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6500余人,无任何纰漏、无遗留问题。组织并指导各市州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定期开展自主择业干部党员教育培训班80余期,本人备课并授课10期,在帮助基层更好服务自主择业干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承办单位: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退役军人数据服务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67 ICP备案编号:青ICP备2022000213号-1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525号
建议分辨率:1024*768 建议浏览器IE 9.0及以上版本问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