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大厅 > 办事服务 > 移交安置

青海省以“五个增强”促安置任务顺利完成

时间:2019年05月08日 14:28

2018年,青海省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的工作标准,以“五个增强”为工作抓手,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年度安置任务。截止10月15日,青海省784名计划分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8名随调配偶安置报到通知全部发出。其中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到行政机关70名,占56 %,安置到政法系统23名,占18.4%,安置到事业单位32名,占25.6%。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军转安置时代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组建退役军人保障管理机构为动力,站在政治与实践的高度,强化“四个意识”,坚定“两个服务”的时代自觉和政治自觉,将主旋律和正能量聚焦在军转安置各项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定位、履行政治责任,牢牢掌握军转安置工作导向力,旗帜鲜明突出军转安置工作政治性,不折不扣落实军转安置各项任务。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安置工作实效性。省军转办坚持深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进行摸底调研,准确掌握军转安置状况及用人需求,科学拟制年度安置计划,深挖安置潜力,拓展安置渠道,提升安置质量。针对全省党政机构改革和省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紧实施的实际,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加强沟通协调,组织中央驻青和省直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同志走进军营过“军事日”,参观体验军人生活,赢得更大支持配合,全省利用行政空编接收军转干部23人、政法专项编制24人,中央垂管单位接收安置10人。

三是注重创新搞活,增强教育培训渗入度。利用1个月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集中宣讲、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深入驻青部队开展全覆盖式前移培训,帮助军转干部了解军转安置政策,正确选择安置方式和去向等。利用40天时间,严密组织计划分配军转干部适应性培训,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强化心理调适,在集中讲授研讨的基础上,先后组织军转干部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市警示教育基地,赴海东市化隆县偏远山村开展扶贫活动,全方位提升军转干部能力素质。

四是突出安置重点,增强安置导向引领力。坚持师团职干部安置重点,从拟定安置计划、确定安置去向、安排工作职务等与接收单位逐一沟通协调,严格落实带行政编制带非领导职数安置措施,尽可能满足师团职军转干部安置意愿。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计划外接收1名正团职干部;省纪委、省政府办公厅带头接收正团职干部,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坚持把专业技术9级以上军转干部纳入行政编制,积极协调落实对应非领导职数,受到专业技术干部和部队组织的肯定和好评。

五是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工作落实执行力。坚持把军转安置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范围,作为评选双拥模范城(县)的重要条件,实行“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军转安置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实效。省军转办与省军区转业办定期通报情况,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形成了互动协调的联合办公工作机制。军地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各地、各部门检查指导工作,对落实安置任务不力、不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进行督导,责令限时整改,促进了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

主办单位: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承办单位: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退役军人数据服务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67    ICP备案编号:青ICP备2022000213号-1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525号

建议分辨率:1024*768    建议浏览器IE 9.0及以上版本问体验更佳